二O二二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7个小题,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岁月自故自地镌刻着年轮,2022年催促着我们再出发。又是一年毕业季,这是青春夺目的幻化,这是芳华淡雅的绽放,这是人生最热烈的礼赞。难忘课上的交流,难忘课间的互动,记得住临摹的字帖,记得住哼唱的旋律。老师们坚守三尺讲台,燃烧激情,挥洒汗水□学生们展开青春双翼,放飞希望,追逐梦想。 ( )一名少年是一颗星,( )璀璨的星群就是心与心的相拥。即使还未长大,也不会gū( )负天空,也要闪耀属于自己的,更属于世界的光芒。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找出并改正文中错别字。(3分) 字帖_______ gū_______负 _______改成_______(2)文中□处应该填写的标点是_______。(1分) (3)文中括号内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1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露天操场中央,两名同学即兴表演相声,那幽默的语言和滑稽的表情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B.伟大祖国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C.当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王诗玥和柳鑫宇出现在赛场上时,全场观众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 D.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文物,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很值得研究。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已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陈述语气。 B.“游击队员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这句话的主干是“游击队员穿过树 林和青纱帐”。 C.“我确实亲眼看到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中的“还”是介词。 D.“互相挑逗”“春红已谢”“活泼热闹”“争取民主”,达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份倡议书的对象是全市健身爱好者提出的。 B.这是一幅珍贵的爸爸从杭州带回来的中国画。 C.学生们讲述了暑假里家长参加志愿活动,协助社区人员管护小区。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6.经典诗词默写与赏析。 (1)经典诗词默写填空。(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诗经·关雎》) ⑥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⑦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而州》一诗中,诗人用一个“望”字,即把目标从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满深情厚意。 B.《送杜少府之在蜀州》和《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友人的诗,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C.《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之情。 D.《渡荆门送别》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②两首诗中画出的两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2分)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种变化、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的能力。关于他的故事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 B.《水浒传》中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智取生辰纲都是和宋江有关的情节。 C.《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主人公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盘剥。 D.《红岩》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等。 (2)《儒林外史》中的 ,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填人名)(1分)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3个小题,共5分)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老师们早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离情别绪涌上心头。 请你参加以下活动。(活动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8.初中的成长虽略显青涩,但纯洁无瑕。毕业在即,班委会决定召开班会,请拟写一则班会主题语。(限8个字以内)(1分) 9.你所在的九年一班,定于6月29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召开班会,同学们打算邀请校长参加。请补全邀请函。(2分) 邀请函 10.班会结束时,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限30字以内)(2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本题共17个小题,共37分)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1-15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1.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 (2)贼既至___________ 12.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14.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句原文,加以证明。(2分) 15.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2分)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 (二)阅读《邮票上的老虎为何‘不开心’》(有删改),回答16一19题。 ①近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壬寅年》虎年特种邮票1套2枚,分别为“国运昌隆、虎蕴吉祥”。不过,被誉为“兽中之王”和被视为勇猛和力量象征的老虎在邮票中似乎并不开心。 ②第一张邮票上的老虎略显忧愁,眉头紧锁。第二张邮票的老虎妈妈带着两只仔仔也不开心,大虎没有虎威,小虎也不灵动。 ③作者回应称,画中突破了动物属性,做了拟人化处理。既如此,说明邮票中的老虎的确体现了与人的共同情感,表现了某种喜怒哀乐。 ④即便老虎的悲喜与人不一样,但不可否认,作为食肉动物中的佼佼者,老虎也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当然存在喜、怒、忧、惧等情感,并在表情、行为上体现出来。 ⑤不过,有画家比较准确的一个评价是,这套邮票中的老虎确实有些胆怯,没有体现出来山林之王的野性。 ⑥事实上,这可能是作者对现实中老虎境况的真实反映。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2020年全球仅存约3900只老虎。这个数字是否准确需要进一步的老虎生态学研究来证实。但是另一个统计表明,野生老虎的数量显然不如圈养的老虎。全球圈养的老虎数量约12574头,这也表明人们现在很难看到野生虎。 ⑦艺术是现实和生活的反映,当野生虎难以观察和研究时,代替的只是圈养虎,通过对圈养虎的观察而画出的虎当然会或多或少失去野生虎的威风凛凛,因此《壬寅年》虎年特种邮票是对现实状况下老虎的真实描画。 ⑧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全球野生物种犯罪报告》指出,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的非法贩运量上升。 ⑨人类与老虎争夺栖息地同样造成老虎的生存危机。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如今约30%-40%的老虎生活在老虎保护区之外。 ⑩老虎的栖息地必须具备三项基本条件,有足够的动物资源,供它们猎食;有足够的水源,供它们热时洗浴和饱食之后饮水;有足够的林木或丰草,供它们隐藏。 ⑪成年虎过着独居生活,它们的领地意识极强,一山不容二虎。尽管老虎活动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猎物的丰度,但一只雌性虎一般需要20平方千米的领地,雄性虎的领地则大得多,约为60至100平方千米。一只雄性虎的领地往往要与数只雌性虎的领地重叠,才能获得大范围的潜在配偶。现在不只是老虎的栖息地缩小,各个老虎栖息地之间的走廊,也经常会受到道路等设施的威胁。 ⑫20世纪50年代,东北大规模的拓荒导致野生东北虎向俄罗斯地区不断迁徙,到20世纪90年代几乎销声匿迹。 ⑬当然,在多年的保护之后,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有20-30只。如何让人虎和谐共存是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⑭2006年,吉林省也出台了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有利于缓解人虎之间的矛盾,并提升了当地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⑮2020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人虎冲突应对社区指南》,提出了降低人虎冲突的种种方法,如何避免与老虎相遇,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以及危急时刻如何科学处理等。 ⑯《壬寅年》虎年特种邮票向人们传递了进一步保护老虎的信息,以免老虎陷入极危状态,未来如果野生老虎的境遇改变,或许在下一个虎年(2034年)人们可能看到极具王者风范的虎虎生威的老虎。 16.文章为什么以“邮票上的老虎为何‘不开心’”为题?(2分)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18.选文第②段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9.请结合全文,回答野生老虎减少的原因。(2分) (三)阅读《老乡》(有删改),回答20-23题。 ①我有位老乡,是一位厨师,妻子是理发师。从我认识他开始,没听到他说过太多的话,我们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很少插话。 ②他在闹市区经营一家叫“烫锅鲜”的店,材真价实,服务周到细致,生意一直很好。其间,有件事让我见识了他的不同之处。 ③盛夏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就餐者络绎不绝。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细雨,老乡赶紧把排队的食客引进店里。一阵疾风刮过,雨倾盆而下,来不及躲避的行人瞬间成了“落汤鸡”,辟啪着跑进店内,从头到脚都在淌水。顾客站在窗前向外张望,议论这不请自来的风雨。过了一会儿,雨小了些,可地势不高的街道都是水,亮汪汪的一片。这时,老乡贴心地告诉大家,将为所有人提供雨伞、雨靴,方便时送回即可,还代为打车,另赠送两张优惠券。事后还伞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此举带来更多的顾客。我问他怎么有那么多雨伞、雨靴,他打开一扇门,雨伞、雨靴、手电、充电器、打气筒……老百姓常用的物品应有尽有。我望着老乡,他朝着我点了点头。 ④老乡的孩子上了初中,为了孩子上学,老乡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由于租金问题,店子几乎每年都换一个地方,位置相对走偏,最后搬到一处小巷子里。不管怎么换,总有一群大爷大妈,按他在旧址留下的电话,人随店走。 ⑤一位大妈道出了心声:他们供孩子不易,硬扛守业不易,两口子做生意从不用水货材料,收费亲民。我隔一阵子就得染发,在发廊得一百块还多。一样的手艺,他们言明,五十到顶,男士普通理发只收十块。口碑好的店家,值得大家寻了去。 ⑥他的孩子工作了,老乡年纪也不小了,理发店耗费精力大,老乡两口子就在街口开了个超市,虽历经大商超和电商的冲击,但生意却很好。开了两三年,曾有大型超市鼓动他加盟,但老乡拒绝了。老乡坦言:加盟费最后还是顾客买单,势必要提高商品的卖价。这几年,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老乡的超市设了快件代收点,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很多年轻人取快件时顺便买些糖、饮料,或称些时令水果。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还是习惯光顾他的店,觉得比网购心里更有底。还有的在店里叨叨话,歇歇脚,喝杯热茶。 ⑦他干啥啥好,经营的每个店都长盛不衰。我想,这就是老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20.本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1分) 2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2分) 2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选文哪两段之间比较恰当,请说明理由。(2分) 不管到哪里,老乡都要做生意,也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毫不例外地坚持自己的做法。用他的话说,三口人到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 23.小说中的老乡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四)阅读《素以养绚》(有删改),回答24-27题。 ①“素以养绚”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八佾》(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会事后素。” ②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明纸张以前,都是以丝绸作画。素,指的就是没有染色的丝绸。孔子说,彩绣、绘画虽美,前提是必须在白色的绢帛上,才有了之后的绚烂呈现。孔子的话,按现在的解读,就是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其内心是否丰盈。而一个人内在丰富质朴,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美的。 ③“素以为绚兮”提倡的其实是美学观念:简洁、质朴的美,才值得拥有。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往往通过一双美丽的眼睛,来认定一个女孩是美的。邻家有个女孩,并不是十分惊艳,但她目光纯净,见人有礼貌,张口前先微笑,每天阳光开朗的样子很受周围人喜爱。大家都说,这样的女孩才是最美的。简洁、质朴的美不仅仅是青春年少的阳光开朗,这种美也是桑榆未晚的温和淡然。去年小区新搬来一位老人,个子矮矮的,其貌不扬,每天除了买买菜就是打打太极拳。当疫情突如其来,有些人感到恐慌无助时,老人却主动请缨当了小区志愿者。很多人劝她,年纪大了,这么危险的工作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她笑笑说:“我是一名医生,现在虽然退休了,但防护常识可没丢,这个时候正好用得上!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那一刻,老人的形象在我心里一下子高大起来。看着老人质朴的笑容,我不由得心生敬意。 ④“素以为绚兮”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就是我们要守住本分的底线。这个本分就是素,就是质朴的本质。老子《道德经》中曾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如今每每提及世风日下,其实就是指人失去了初心,以及质朴的生命本质。 ⑤“素以为绚分”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开发有我们想象中漫长,在有限的生命里,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关爱;人与人的班满也要适度,彼此保持。假若人与人之间相互欺诈,无限索取,在人生这张白纸上信笔涂鸦,越是繁杂,艳丽,反而失去了美丽和生动。 ⑥作家黎戈在文章里写到:“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笔底波调。”我也曾在书中看到一段文字,写得非常有味道。大意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庭院,院子不仅要静溢安和,也要有四时花开。也许在现实中这座庭院不能拥有,那我们就把它建在心灵上,并在里面种上理想、追求、乐观、努力,如同松柏,四李青界,盈盈可喜。让平决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使人生变得有意义,让日子平淡如水,却是上善若水。 ⑦素以为绚兮,亦可为素以养绚! 2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25.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6.根据第③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27.请归纳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28.请你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文题一:请把题目“我和我的 ”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你的理解,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路口,妈妈带着小男孩正准备随着众人穿过街道,却被小男孩一把拉住。“妈妈,是红灯!”小男孩说。“别人都过去了,咱们也过去吧。”“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小男孩声音稚嫩却十分坚定。“天色不早了,我们快点儿过去吧。”妈妈着急地说。小男孩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大声说:“前几天,小刚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车撞了,现在还在医院里治疗呢。老师告诉我们要管好自己,在学校要遵守校规校纪,在外要遵守社会规则。” 绿灯亮了,小男孩牵起妈妈的手,安全地走过斑马线。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〇二二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8分) 1(1)t1: 敌 改成 评分说明:《3分)前每1分,出字并改正得分。(2)“:” 计分说明:(1分)“分号”二字不得分。 (3)如果(假如、假使、要是、如若、细使)……那么……,等等,评分说明:(1分)关联词语不得配成不完整不得分。 2.A 评分视明:(2分)明雪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火笑。 3.D 许分说明:(2分)(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4.C 评分说明:(2分)“还”是制词。 5.D 评分说明:(2分)A.句式杂媒改语率不合理(,结构不完整6(1)杨花落尽子规啼 ②暂凭杯的长精神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⑤窈究淑女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分说明:(8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渴字,添宇均不得分。(2)① D 许分说明:(2分)A到标是从理煌京成到巴山蜀水B《渡荆门遇别》不是送别友人 的诗C"无限伤感”的说法错误,应是惊奇,喜说之情。 ②示例1;我选择日句,这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真正的友馆可以克胜空司 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词,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补发了租机向上的情感。 示例2:我选择b句,运用权人的修释手法,由欣贾美景转人深况的恶多之叹,表现家乡之水情深意重,感感不舍,含管地行发了思多之情 评分说明:(2分)情感表达正确,语句通项,无错别字即可得分。只选择目或b句不 作赏析不得分。 7.(1)B 评分说明:(2分)取生展病的情节和宋江无关。(2)范进 评分说明:(1分)书写正确即可得分。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第8-10题,共5分) 8.示例:离别情,良师恩 四年风雨一世情深师生情永记心间不负青春梦一场 评分现明:(1分)主超积极向上,和感器学救、师生的成长经历,同学情谊等和关。 语言流畅得1分。不符合主题,不将合字非奏求不得分。(标点特专不算字数) 9.示例: 葬敬的校长: 我班将于6月29日下午3点在九年一教室召开“XxXX”主题讯会,特别邀请您参加,全体师生期待您的到来。 九年一班全体同学2022年6月28日 评分说明:(2分)称谓项格写,加冒号:内容营活明项(时间。地点。目的),该息 邀请之意明确得1分;落款日期在召开班会前即可,邀请主体和落收格式正确,语言表还合理清楚得1分。(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不得分》 10.示例: 母校的培有,母校的温暖水生难忘,祝母校勃发展,蒸落日上! 评分说明:(2分)内容上能表达对母校感恩之情。祝福之意,语言得体得1分;表述 合理清楚、字数符合要求将1分。(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不得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7分)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11-15题。(12分) 11.(1)同“避”,躲港 (2)已经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1)题准出通假字得0.5分,解释正确得0.5分。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睡够不丧失(它)罢了。 (2)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部县都因此获救。 评分说明:(4分)每个句子译对重点词语“是心”“丧"“遂”"并"得1分,翻译完 整流快得1分。 13.远来相视/子否去/败义以求生。 评分说明:(2分)画对一处得1分。 14.示例: 【甲文】生我历也:,我,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成者“死心我因息,所悲有其于她者,故想有所不解也。" 【乙文】友人有疾,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我“宁以再身代友人命。"评分说明:(2分)每句1分。 15.例:文天祥宁不向元军投降; 史可法不向请军投略。谭剧间为变法流血牺牲; 我懂不屈服法朝统治者,甘愿处死: 李大前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向军低头 示例:在危难关头。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国人要牺牲个人利益。 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借: 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献; 付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年。 参考译文: 【甲】点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开业而进取照字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业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场牲生命而选取道又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丑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悉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越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安病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春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儿是能够用未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还能够躲避完病,可是有的人也不方不用。所以。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又”: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算人有这种本性(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苦了。 【乙】苟巨佰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解双攻打那县,朋友对葡巨值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高开!”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奇丑偷生而致掉道义,这难道是我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贩兵已经到了。问苟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域中?"苟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惠重头,我不思心会弄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威兵和查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都县都因此获款。 前读《邮票上的老虎为何“不开心”》(有改),回答16-19题。(8分) 代文章的说明对象是老虎:题目新颖,"不开心”没置悬意;适用问句,激发读者的建兴愿,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的说明, 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影生老虎的致量和面养老虎的数量进行比较,同用“3900”“12574”两个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世界上现存老虎数量之少,野生龙数量少之又少,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警示作用。 。 18.不能去掉。因为“几手”是程度副词,表示非常接近,不是全部(1分),如果去掉载 交成了20世纪50年代东北大规模的拓,导族野生东北虎向俄罗斯地区不断迁移。年20世纪90年代我国野生东北虎全部销声困迹,与事实不符(0.5分):这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0.5分)。 19.味例: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非法取卖策上开:人类与老虎争夺栖息地:动物资源不 足;没有足够的水源:没有足够的林木和丰草等等。 21.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淋雨的行人比作落汤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人淋消后的样 ,为下文老乡给人们提供雨幸,雨靴地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老乡的细心。周到, 22到段之间恰当。这段文字起到示上后下的过渡作用。或者放到可己段之间恰当。 段文字起总结作用。 细心周到的人(0.5分),能急人们之所急,为人们准备全、(0.5分)善于经营的人(0.5分),做的每一种生意都很兴降(0.5分);有责任感的人(0.5分),孩子到哪里就陪护到哪里(0.5分):有智慧的人(0.5分),懂得尊重他人,与他人方便(0.6分) (四)阅读(素以养统》(有删改),回答24-27题。(9分) 24是种观,也一种人生本分,睡 人生态度内心关爱能人,才相展理生合的美丽和生动),才能使人生更有立义。评分说明:(2分)直接引用原文不得分。自已物,意对即可得分。 25论通过用子《道德经》中的话,述了“我以为明新定场人 要守住本分的底线”的观点,使论证更有力,更其权威性,进面更好地论证证。点。 许分说明:(2分)等出论证方法得1分,各出作用并1分。查之成理即可得分26.示例:修先生生活质,精神独立,不为物质所感: 周恩来总理,道世后一分私产没留,高尚人格为中外钦敬张桂梅校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大山中的孩子; 评分说明:(2分)答出恰当的典型事例即可得分。 27.首先,引用典籍引出论题“素以为约”。熟后对“素以为绚”进行解释 其次,通过事实(举例论证)讲理(用论证)论证“二个分论点”(或”素以为绚兮”是一种美学观念,“靠以为陶兮”是一种人生本分,“素以为均兮”是一种人生态度) 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素以为编兮,亦可为素以养绚”评分说明:(3分)各出一个落次得1分。意对即可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