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醉翁亭记 续资治通鉴(2015昆明中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5·云南省昆明卷】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总管王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  ②翔踊:物价飞涨。  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  ④粜:卖出粮食。  ⑤比:等到  ⑥鬻(yù):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杂然而前者  (        )      (2)宴之乐  (             )
    (3)射者中,者胜  (         )   (4)饶杭几二千里  (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行者休树/苛政猛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跪而拾以归
    C.都中得免/当立者公子扶苏
    D.行省怒专擅/俟欣悦,则又请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提示,找出选段【甲】中含有“乐”字的相应语句,填写在A处;在B、C处概括对应语句中“乐” 的含义。(3分)
    

    含“乐”字的句子
    

    “乐”的含义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
    

    A
    

    禽鸟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百姓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
    

    5.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将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都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陈设,摆设。(2)酒喝到高兴时。(3)下棋。(4)距离。
    2.D【解析】A项前一个“于”解释为“在”,后一个解释为“比”;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之”为语气助词,可不译。“跪而拾之以归”的“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C项前一个“乃”译为“于是,才”,后一个“乃”译为“是”;D项两个“其”均为代词,译作“他”。
    3.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解析】文言文翻译要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适当的增删调换。对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要准确把握,“醒”是 “酒醒”,“述”解释为“记述”。此句同时也是一个判断句。
    4.A.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宾客之乐  C.太守自乐
    5.百姓对欧阳修的举动是赞同、拥护,对王都中是爱戴。由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反衬出欧阳修和王都中的政绩极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