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1.请说一说周进昏迷、号哭的社会根源。 2.请谈一谈文中“用心举业,休学杂览”所包含的信息。 武松打虎 施耐庵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酉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来。”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合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酒。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得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得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酒家那里肯将酒来筛。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爹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酒家赶出来叫道:“客官那里去?”武松立住了,问道:“叫我做甚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唤我怎地?”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来我家,看抄白官司榜文。”武松道:“甚么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更兼单身客人,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得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你鸟做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一面说,一面摇着头,自进店里去了。这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 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横拖着哨棒,便上冈子来。 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现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政和年月日。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这。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改朝换代,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共同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掸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上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见枯草中,又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只见那两只大虫,在黑影里直立起来。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绷在身上。手里各拿着一条五股叉,见了武松,吃一惊道:“你你你吃了心、豹子肝、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你你你是人是鬼?”武松道:“你们上岭来做甚么人?”那个人道:“我们是本处猎户。”武松道:“你们上岭来做甚么?”两个猎户失惊道:“你兀自不知哩!如今景阳冈上,有一只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只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入,不记其数,都被这畜生吃了。本县知县着落当乡里正和我们猎户人等捕捉。那业畜势大难近,谁敢向前!我们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棒,只捉他不得!今夜又该我们两个捕猎,十数个乡夫在此,上上下下,入了窝弓药科等他。正在这里埋伏,却见你大剌剌地从冈子上走将下来,我两个吃了一惊。你却正是甚人?曾见大虫么?”武松道:“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两个猎户听得痴呆了,说道:“怕没这话?”武松道:“你不信时,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两个道:“怎地打来?”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两个猎户听了,又喜又惊,叫拢那十个乡夫来。 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着钢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武松问道:“他们众人,如何不随你两个上山?”猎户道:“便是那畜生利害,他们如何敢上来?”一伙十数个人,都在面前。两个猎户叫武松把打大虫的事,说向众人,众人都不肯信。武松道:“你众人不信时,我和你去看便了。”众人都跟着武松,一同再上冈子来,看见那大虫做一堆儿死在那里。众人见了大喜,先叫一个去报知本县里正并该管上户。这里五七个乡夫,自把大虫缚了,抬下冈子来。 选自《水浒》 思考 1.请用几个短语概括武松的形象特点。 2.读了武松打虎,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联系你曾面对的困难谈一谈。 相关文常 1.《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水浒》又名《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所描绘的人物达到几百个之多,其中不少鲜明的性格,精彩的情节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起义队伍中的许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写得非常出色。它以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屹立在我国文学史上,成为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不详,传说他同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的联系,或亲自参加了起义队伍。 2.《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众多英雄形象。对军事斗争的描写则注重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描写。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海湖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的小说家。除《三国演义》外还写了《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等。 3.《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题目是编者加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揭露了宋儒理学的虚伪和儒生们的种种丑态。《儒林外史》最突出的特色是讽刺和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风随父亲至赣榆任所,这个时候,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二十三后考中秀才,三十六岁后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科举,四十一岁以后家里变得十分贫困。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4.《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集团腐朽品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是一个解望族。曹雪芹四岁时,家族开始衰败,二十出头的时候,家族一败涂地,势败家亡。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 资源开发 建议阅读:《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 《红楼梦》《中国历代货币》(新华出版社) 单元检测 一、完成下面第1—13题 1.根据课文内容在下文填上恰当的词。 屠户把银子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过来,道:“这个你且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来用。”屠户忙把拳头了回去,往腰里。 2.联句 ①重帘不卷香留久, ②大漠孤烟直, ③渡头余落日, ④一片砧敲十里白, 3.指出下面句中的代词所指代的人物。 ①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②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 ③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④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 4.指出下列性格特点适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①精明能干,但是粗暴蛮横。() ②博学多才,却又恃才放旷。() ③醉心功名,灵魂扭曲。() ④启发诱导,善为人师。() 5.修改句子的划线部分,使它和未划线部分形成对偶。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锻一样。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古:今: ②这里正是强人出设的去处。 古:今: ③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古:今: ④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古:今: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②而今菩萨计较起来。() ③而且还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④此事暂且不议,日后在作计较。() 8.修改病句。 ①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 9.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②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 ③辞了丈人回来,自心理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④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10.选词填空。 心境心扉心灵心窍 ①在记忆的()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②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 ③我现在充分体会出游子的()了。 ④高尔基从小个已尝人间辛酸,旧社会的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伟大的()。 11.体会句式特点,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 。事物还是那个事物,它给你带来的感受却因你的态度不同而完全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