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初三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及练习题全套7(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2.指出下面一段文字所包含的信息。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13.读文答题。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际梢只一拳,打得眼梭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①文中写视觉的句子:
    ②文中写味觉的句子:
    ③文中写“两拳”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④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9题。
    假如水不是这样的……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溅到荷叶上的水滴,都变成一颗颗滴溜滚圆的小水珠,许多小虫可在水面上自由地跑来跑去。不知你有没有试过,在杭州虎跑泉水上放一枚铝币,使它浮在水面上;滴几滴水在硬币上,你可以看到水在硬币上堆高,而不容易溢出,仿佛包在一层皮中,所以有人说:水是有“皮”的,那么,水有“皮”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如果水没“皮”,地球表面就可能没有液态水,人类也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水有“皮”其实是水的表面存在着表面张力的表现。表现张力是由于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液体表面相邻的部分产生相互牵引而形成的。那么,水分子是靠什么相互吸引,从而团结在一起的呢?化学家们发现,每一个水分子都生有一双纤弱的手——氢键。氢键虽然力量不大,但它能把水分子互相拉起来。相比之下,同样是氧族元素里的硫,生成的硫化氢和水就不大一样。由于前者是没有氢键的,它的沸点-61℃,而水的沸点是100℃,可见,要把团结在一起的液态水变成自由的水分子并不容易,假如水没有氢键的作用,那么水的沸点也可能远低于0℃,地球上的水在常温下都能成为气体,跑到天空中去。
    水的氢键使液态水具备了许多特殊的本领。一个水分子能将临近的四个分子吸引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四面体构型。把水冷却到4℃时,水的密度达到了顶点,再冷却下去,水分子开始扩散。到0℃时,水凝固了,体积也增加了10%。此时的分子构型为“开口”的六角形,冰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使得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正因为如此,冬天里河流结冰,都是在水上面凝结起来的,而要凝结成厚冰,也不容易,故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而且,即使真的有三尺厚的冰结起来了,冰层下面还有水托着,水中照样有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假如水同其他物质一样,自下而上地结出固态冰来,地球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生命。
    水还有较高的比热,说明破坏氢键可不那么容易,需要较大的能量。当温度升高,氢键的数量减少,甚至在100℃时,仍有足够多的氢键维持,这使得水的蒸发热大于任何其他游人本的蒸发热。这样海水才不容易被太阳烤干,地球上的气温才能比较稳定。假如水没有较高的比热,地球上的气候会变得难以想像。也许会像月球那样,表面温度上达120℃,下至-150℃。而人体的温度也不可能稳定维持在37℃左右,会随外界气温而忽高忽低,让人难以忍受。
    假如水不是正、负极性很强的话,千家万户的微波炉都会失去效用。因为水在电学上是一种正、负极性很强的有极分子,化学家称它为偶极子。微波炉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在穿过食物时,使水分子产生振动,振动产生热,才能煮熟食物。可微波炉对干燥的食物是不起作用的。
    有人说水是“万能溶剂”,这未免过奖了,否则就没有容器能盛放水了。不过水对离子型化合物的溶解本领确实很大,这要归功于水的高介电常数。水的介电常数在25℃时为78.5,是所有液体中最大的。换句话说,水在降低正、负离子间吸引力方面能力很强,使得许多离子型化合物一遇到水,就招架不住,只好溶解在水溶液里了。被溶解的离子还会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化离子,同时放出热量。假如水没有这样的溶解本领,就不会有含矿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硬度适中的好喝且有营养的水了。
    假如水不是这样的,没有“皮”,不是呈角分布,没有极性,没有氢键……就会天上没有云彩,地上没有河流,冬天没有美丽的雪花,夏天没有雷雨闪电,地球不再是一颗水行星,人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5.水的氢键使液态水具备哪些特殊的本领?
    16.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17.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
    18.例举说明第②段的说明方法:
    19.联系全文,用“我认识到水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谈一谈读文后的感受。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5题。
    弱智
    中巴车满载着昏昏欲睡的乘客,缓缓而行。
    又有人招手,停车。上来一“横肉”青年,边往里挤边左看右看,挤到一老者身边,老者的连天鼾声让他感觉美妙。很多人感觉灵敏:有贼人。但都不动声色。
    贼人开始启动贼爪,往有磁性的地方伸……
    老者对面一男孩马不停蹄地往嘴里塞吃的,把唇齿弄得怪辛苦,架在脖子上的那颗脑袋东南西北地晃悠着。突然间他就大叫:“妈妈你看!”众人眼光迅速聚集:乃老者身旁一华丽妇人的哈巴狗在拽着老者的衣袖玩耍也。老者被拽醒,笑呵呵地伸手欲抚狗儿,妇人猝然夺狗躲开。大概是嫌他脏吧,众人只觉好笑。
    车子一路叹息着继续努力缩短着与终点的距离。初失良机的贼人静候老者再度迷糊后,久经沙场的利爪缓慢却又熟练地侵入老者的“私人地盘”,好像还差那么一点点的时候,男孩复又大叫:“妈妈你看!”众人又一齐汇聚目光,却见男孩拍手大笑道:“流口水了流口水了!喂,你流口水了!”边喊边拿吃的东西砸那老者。老者被砸醒,直起身看,然后顺着孩子的手势伸出粗糙的手胡乱抹了把嘴,把手往身上一擦便算完事。众人又笑。
    贼人这回狠狠凶了男孩一眼,男孩则依然摇头晃脑地只顾喂自己。刚才男孩一叫喊,尽管所有的目光都在贼人的脸上集合,但他向来不屑于这些“理智”头脑支使下的愚钝目光。他只在乎他行动的对方,这种特技动作一旦失误,如若硬取,对方很可能会奋起反搞来维护切身的利益。他不想冒这个险,所以他忍了。老者还睡,不负“贼”望。
    贼人显得有点急躁,不能“站”失良机,他想。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实实在在的辉煌。这个想法敦促贼爪迅速直溜溜地滑进了老者的神秘所在,贼脸凝神憋气……男孩又忽然叫喊起来:“妈妈,你看他——”这回男孩的手指不偏不倚箭一般直指贼人。然而——“啪!”男孩脸上猛遭他妈重重一掌。男孩顿觉痛,兼委屈,便大哭。杀猪般的。嘴里的食物便往外掉。老者吓得跳了起来,噩梦般的感觉。男孩拼着命叫且嘴里念念有词,妇人惊慌之下用巴掌将儿子的嘴捂了个严严实实,吓得老者慌忙出面劝阻:“你这样会闷死他的!”众人则不语。
    老者不明情由,也不问情由,只是觉着伤心的男孩该得到安慰,便喋喋不休地一直安慰至下车。钱财未破,自然也无灾。
    男孩还在叫,杀猪般的。
    男孩是个弱智。
    20.这篇小说由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叙述这两条交叉的线索。
    21.小男孩在文中共有三次惊奇的喊叫,分别说出他三次喊叫的原因。
    22.本文对弱智小男孩的描写主要侧重于哪些角度?
    23.文章第6段中,加点词“这种特技动作”指的是:
    24.小说的结尾特意另起一段强调小男孩是一个弱智,作者这样安排笔墨的用意是:
    25.这篇小说中对“众人”的描写言简意赅,谈谈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8—32题。
    再试一次,好吗?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如愿盼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学习成绩上一向颇为自负的我,在经历了那么沉重的打击后,对自己再也不敢有太大的信心。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锁在苦闷和遗憾中,不想见任何人,也不想说任何话,木然而又无助。
    可毕业证总还得亲自去领的。从班主任惋惜而怜悯的目光中逃出来,我惟一的感觉就是想流泪。在过去的那段极苦极累的日子里,我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去搭那架通往梦想的梯子,可在成功似乎已经唾手可得的时候,梯子却在猝不及防中倒了。我真的没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承受。
    出校门的时候,我不经意的一扭头,竟发现门的一侧贴有一张招聘启事。走近了细看,是市内一所普通中学招一名英语教师。条件是高中以上毕业,英语成绩好,口语佳。
    我突然想去试试。高中三年,英语成绩一直是我的骄傲。更何况,长大了,毕业了,我该自己养活自己了。我去报了名。
    那时离试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回家后我便忙着写教案,跟着录音机练口语。到试讲的前一天,我已对自己有了几分信心。
    第二天,校长把我带到教室门口。他拍拍我的肩:“对你,我们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最后一关了。记住,要沉着。”
    我望一眼教室,里面坐满了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见来了新老师,都停下正在干的事,齐刷刷地一下子把目光聚到我身上。
    血往上涌,我的心,乱跳起来。
    我知道我不是个大方的女孩,但为这次试讲,我确实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心血,所以我以为有备而来,心就不会再跳手就不会再抖。
    走上讲台,我的鼻尖上已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长一声洪亮的“起立”让我几乎一下子乱了方寸忘了开场白。人是容易囿于习惯的,对自己扮惯了的角色,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转变或者倒置,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我忙挥手叫他们坐下。我想我的神情一定很慌乱很窘迫,因为我分明听见几个男孩的窃笑声。一刹那间充斥我脑中的是有关形象问题、试讲结果问题,以及被淘汰后我再怎么办的问题,昨天还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案一下子找不到半点头绪。
    搜肠刮肚好几十秒钟,我仍然找不到太多的话说,试着讲了几句,连自己都知道前言不搭后语。
    我知道我完了,心中已开始打退堂鼓:与其在讲台上出尽“洋相”,还不如趁早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去。
    “同学们,其实我多想陪你们走一程,可我太糟糕了,我不能误了你们……”说完这句话,我无奈而抱歉地望一眼坐在后排正为我捏一把汗的校长,就想快快逃出去,逃出那种如浑身被针刺痛般的难受与尴尬。
    “老师,你等等!”
    是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剪短发的、戴眼镜的女班长。
    “老师,再来一次,好吗?”
    “我……我不行。”
    “试一试,老师,你能行的,再来一次,好吗?”
    后面几个女孩也附和起来。
    “再来一次,好吗?”
    然后,教室里下子归于一片静寂,后排那几个等着看“好戏”的男孩子也正襟危坐起来。校长推推眼镜,笑望着我,微微领首。
    四十多颗天真无邪的心,四十多双真诚的眼睛在那个时候汇成一股暖流和一个坚定的信念流向我、涌向我,突然间我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他们说,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讲给他们听,我想我不能离开那三尺讲台,否则的话,我也许活一生都再也找不着这么好的机会了。
    我在讲桌前站定,接下来的课,我按照我所准备的“如数家珍”般讲起来,渐渐的进入了“佳境”。
    面对求知若渴而又善良真诚的学生,原本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呀!
    后来,那个剪短发戴眼镜的女孩成了我最得意的学生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她对我说,老师,当初我为竞选班长三次登台“现丑”,第一次一句话都没说完整,第二次脸红心跳,第三次我换来了最热烈的掌声,每次上台前我都要劝自己:“再来一次,好吗?”
    有些很简单很朴实的话却能让人受益终生。这道理我知道学生比我懂得更早。
    是呀,我们在岁月中穿行,在经受挫折与失败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一次成功固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因为人太短,谁都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走弯路去碰壁,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而不是无师自通不试就会的全才,更不可能如“万金油”般在任何场合都老到自如。
    特别是初涉人世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试一次,再试一次。
    阅读训练
    26.班主任看“我”的目光为什么是惋惜而怜悯的呢?
    27.“在过去的那段极苦极累的日子里,我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搭那架通往梦想的梯子”中的“梦想”指的是什么?
    28.“我的鼻尖上已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我”当时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
    29.“再试一次,好吗”在文中有何作用?
    30.阅读本文后,你认为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呢?
    四、完成下面第31题
    31.作文题:
    请自拟题目作文,题目中含有“金钱”二字。
    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06第六单元黄发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课前提示、课下注释和相应的工具书读懂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要做到举一反三,会读、会写、会用。
    3.同古人作心灵的对话,理解他们特殊的思想情感。
    4.体会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阅读探究
    第21课陈涉世家
    阅读要点
    【语言卡片】
    1.生字
    hú鹄zhé適huì恚qí蕲zhì銍cuó酂zhè柘qiáo谯jì稷
    2.雅词
    苟:如果。
    若:你。
    屯:停驻。
    会:适逢。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亡:逃走。
    等:同样。
    立:指立国君。
    怜:爱戴。
    指意:意图。
    足下: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
    威众:威服众人。
    死国:为国事而死。
    太息:长叹。
    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唉”。
    失期:误期。
    忿恚尉:使尉恼怒。
    令辱之:使尉责辱他。
    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
    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
    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
    3.通假字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
    ②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
    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④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