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由“望”字统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作者的“望”,又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这个“望”又显示了作者的形象,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真是顶天立地,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真是“梅花欢喜漫天雪”。“望”字底下,展现了具体的景观。“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广袤千万里,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长城”“大河”这两个名词本身就有一种雄伟的气魄。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为之开阔,心气为之豪爽。“惟余莽莽”又照应了“雪飘”,“顿失滔滔”又照应了“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自然想到昔日这条母亲黄河滚滚滔滔的气势。“莽莽”“滔滔”都用叠音,音响浑厚,产生一种气势磅礴的效果。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品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让人联想到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美感非常丰富,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就更有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这样浪漫的想象实际上正是以雪压冬云,天地混沌一片的景象为基础的。这句词化静为动,表现了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的形象,也艺术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新课标第一网 品味: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最后又用了三个虚写句子,翻出一派新的气象,把人引到一个辉煌的境界里去。晴日当空,那是多么令人振奋,一片暖色,那是多么令人喜欢。在雪中想象到雪后,更见作者内心的兴奋。雪中的景色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借助想象,形象更加多姿多彩了,真是气象万千。“看”字与“望”字照应,用字的变换,正显得天朗气清。“红装素裹”,把江山比作少女,非常动人,两种色彩,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青春气息。用“分外妖娆”结束上半阕,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油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品味:这两句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了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总领下文的抒情。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折腰”又与“娇”相呼应。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个英雄人物奋斗的动机和奋斗姿态。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品味:“惜”字领起七个句子,句句又都饱含惋惜之情。一个“惜”字,意味非常丰富。第一,“惜”中含褒。首先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这也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惜”字又委婉的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第三,“惜”字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对他们的不足之处感到惋惜,并不是苛求于前人,他们的不足,从根本上说,是时代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第四,“惜”字包含着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如果拜倒在前人脚下,就决不可能雄视千古。“惜”字出于自信,自信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作者在无数英雄中没有选取农民起义的英雄加以评论,而是选取历代帝王这个系列加以评论。因为帝王是封建主义历史的代表,作者是要对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加以批判。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暗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一个新的中国。作者于历代帝王中举了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评论就得以具体形象的展开,如同翻阅着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又如同掌上千秋史,扳着指头,一一加以评说。如果说“望”字让我们仿佛见到一位充满豪兴的巨人的身影,那么这一番评论又让我们仿佛见到一位学识渊博的哲人的形象。读着作者的评述,唤起我们对这些帝王历史功过的无数联想,无限丰富的历史形象构成长长的历史画卷。 批评的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并不是“毫无文采”“全无风骚”,前四位有别于成吉思汗。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近于嘲讽了。“弯弓射大雕”,形象非常生动,非常鲜明,加上“只识”二字,对“文治”一方的批评就要严厉一些。 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品味:“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新的风流人物也正在崛起。从上面的评论可见,今朝的风流人物在武功与文治两个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新的风流人物正在而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革命的道路还将是漫长的,与蒋介石反动派谁胜谁负的斗争还将是长期的。“还看今朝”,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这种信心不但建立在个人才华的基础上,而且更主要的是建立在对人民力量信任的基础上的,所以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这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所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崇敬,使得人民大众深受鼓舞。 【课文赏析】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报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沁园春•雪》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北方的雪景,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上阕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北国风光”至“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风光。第二层(从“望长城内外”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写冰封雪飘的雪景。第三层(从“须晴日”至“分外妖娆”)设想雪后天晴的美景。下阕议论抒情。纵论历史英雄,抒发宏伟抱负,表达坚定信心。下阕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江山如此多娇”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首句对“北国风光”作结,次句展开对历史英雄的评论。第二层(从“惜秦皇汉武”至“只识弯弓射大雕”)评论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第三层(从“俱往矣”至“还看今朝”)歌颂人民群众,赞美无产阶级,抒发宏伟抱负。 《沁园春•雪》在写法上具有三美。 一是融合美。这首词贵能将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融合美。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下阕议论非凡的英雄,上下几千年,显示了壮志凌云、风流豪壮的胸襟。在描写与议论之间,贯通着诗人殷殷赤子之情,“江山如此多娇”抒发了对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喷涌出革命英雄横空出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这样,全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是语言美。这首诗的语言达到千锤百炼的艺术境界,可谓字字珠玑。全词仅114个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了一幅北国雪景图,极有分寸地点评了几千年的古今英雄。细品之,其语言运用极其精辟。第一,副词显情。“惟余莽莽”的“惟”强化了一片白茫茫的景色。“顿失滔滔”之“顿”字则生动地写出了变化之速,在诗人浮想联翩的视野里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惊叹之情。还有“分外妖娆”的“分外”使赞美的情愫溢于言表。“略”“稍”都极为妥贴地显示了对历代英雄的惋惜之情。第二,动词传神。“千里冰封”的“封”显得凝然安静,“万里雪飘”的“飘”显得舞姿轻盈,“山舞银蛇”的“舞”显得舒展柔美,“原驰蜡象”的“驰”显得奔腾壮烈。“望”字“望”出了几多豪迈,“惜”字“惜”出了数种韵味,令人美不胜收。第三,修辞生姿。全词巧妙运用对偶、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词的形象逼真,异彩纷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对偶互文的句式,展示壮阔的意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融对偶、比喻、拟人、夸张于一炉,化静为动,显得神采飞扬,姿态优美。 三是结构美。第一,由动词领起。上阕在总写北国风光后,由“望”字领起,具体写景;下阕在承上启下之后,用“惜”字领起,评论英雄。“望”字横视万里江山,“惜”字纵想历代英雄,给人以音韵和谐,整饬雄奇的美感。第二,让短语作结。上阕写景先总写,再分写;先实写,再虚写,上阕写景用“须晴日”作总结,在雪中想象雪后,更见作者内心的兴奋。雪中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须晴日”后显得越发娇艳。下阕议论用“俱往矣”作总结,直抒胸臆。在结构上给人以对仗呼应、严密精深的美感。第三,用反复句过渡。上下阕之间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个因果复句。“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上阕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总领下文抒情。这个过渡将上阕和下阕,将写景、抒情、议论,将壮丽河山与历代英雄,将“历代帝王”与“当代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美统一的美感。 阅读实践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阕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望”字所统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阕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下列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竞折腰”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词中“惜”字统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全词的主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蕴含的感情。 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1.写出点明全词主要内容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词中写雪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下列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 ①风卷红旗过大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万工农下吉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个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探究导向】 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运用十分巧妙。往往一个数词就能表现出一种广阔的意境、宏大的气魄。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十万工农下吉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木霜天红烂熳,天兵怒气冲霄汉”等句子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极具美感。建议将毛泽东诗词中巧运数词的诗句积累在一起,形成一个语言板块。 【探究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阅读要点 【语言卡片】 1.生字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丝缕lǚ喧xuān嚷帘lián子耸sǒng立 蓑衣suō斗笠lì油膏gāo襁qiǎng褓bǎo 2.雅词 田圃:指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留滞:停留不流通。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探访:访求,探望。 丝缕:丝线。 喧嚷:好些人大声叫喊。 抗拒:抵抗和拒绝。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耸立:高高直立。 安息:安静地休息。也用作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 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泛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温声细语:声音细而温和委婉。 3.精美的比喻句 ①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②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润如油膏。 4.精妙的拟人句 ①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②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③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④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5.精巧的整句 ①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②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③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句段品味】 1.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品味:这是全诗的头一句,“四月”巧妙地表明题目中的“雨”指的是春雨。此句如同幕布开启时的画外音,预示了雨的“出场”,又使人感到某种久久的期待和强烈的愿望。 2.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品味:“田圃跟牧场”“鱼塘和小溪”都“等待久了”;大地失去生机,田圃里的种子、牧场里的牛羊、鱼塘里的游鱼以及会唱歌的小溪都没有了活力。就在这时写春雨的到来,写出了春雨的知时而降,写出了春雨的无限珍贵,写出了春雨的爱心形象。 3.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雨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品味:“走得很轻”“温声细雨”极言雨的温柔;“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既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又展示了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爱心;“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表现了雨对每一个孩子的熟悉和亲昵;“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写出了雨是静静地来的,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了他们。 4.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品味:雨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雨用亲切的反问发出邀请,请孩子们与它亲近,并随它同行。“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亲切,富有无限的情趣。 5.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品味:田圃里的泥土“将润如油膏”,池塘里鱼儿跳跃,溪水丁冬像在“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一切与第一节中提到的情景完全两样,写出了大地因春雨降临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写出了春雨的润物之功。 6.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品味:这里连用三个“别”,是雨请孩子们千万不要拒绝它,亲切交谈的语气,充满了浓浓的情趣。 7.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品味:雨自述自己的来历、自己的性格,写出了雨是爱的使者,是顽皮的精灵,是快乐的化身。 8.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我笑斜了翅膀啊 品味:“笑弯了腰”写出了柳条儿在雨中的妩媚姿态,“笑出了泪”写出了石狮子在雨中的可爱情状,“笑斜了翅膀”写出了燕子在雨中的轻盈舞姿。作者借助“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的形象告诉孩子们,要勇敢地笑,要永远保持一颗欢乐的童心。 9.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品味:“哗啦啦”巧用拟声词,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给旗子带来了无比的欢乐。这节诗意味深长:只要孩子们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真正看得到大地的希望。 10.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品味:这段话写春雨的精神,为了给孩子们带来甜蜜,带来幸福,雨愿意牺牲自己,愿意快乐地安息。 【课文赏析】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诗中的“雨”的形象以及种种的情景具有象征性。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身在海外而关注中国大陆。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而“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特意加以“勇敢地”的状语,并对“笑”作拟人化的描写渲染,尤其富有意味。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全诗九个自然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春雨在人们的企盼中如期到来。 第二部分(第2——5节)写春雨希望人们用真心去感受她、接受她,她将带着孩子们去体会大自然的各种气息。 第三部分(第6——9节)写春雨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为此,她甘心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首诗具有以下美点。 一是美在拟人巧妙。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赋予“雨”以生命的灵性,让“雨”对中国大地的儿童喃喃自语,写出了“雨”的亲切温柔、“雨”的有情有意、“雨”的神奇美好。作者对诗中的其他事物也作了拟人化的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我笑出了泪啊”等等,这样使全诗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使之更加切合儿童的心理,更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二是美在感情浓郁。这首写于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的诗处处饱蘸着作者的深情。“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爱心何其博大;“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快又准”,感情何其真挚;“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语调充满亲昵;“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愿望多么真切……诗中处处流露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无限关爱,处处表达出对中国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感情真挚醇美,令人怦然心动。 三是美在语言优美。语言具有诗意之美。如“蓑衣”“斗笠”“小燕子见我笑斜了翅膀”,令人想起“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句,全诗很容易让人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意蕴醇美,令人回味。语言具有精当之美。“为什么不扬起脸让我亲一亲”中的“扬”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动作;“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翅膀”中的“弯”字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姿态;“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中的“斜”写出了燕子的活泼轻灵……这些用词无不准确精当,生动形象。此外诗中的语言还具有旋律之美、音韵之美、色彩之美,能给读者不尽的美妙享受。 阅读实践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①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②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③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④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1.请从诗中摘录两个对偶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选文第④节写的景色与写“雨”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诗句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①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诗中拟人手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①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②第一件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③第二件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有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④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