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修辞方法 1.(2012湖北随州) 1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不同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分类汇编--修辞方法 1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吹面...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
比喻句是由此及彼的思维飞跃。比喻句在思维过程中都有本体、喻义、喻体。甲似乙(明喻),甲是乙(明喻),甲是乙(暗喻),就不用说了。即使是借喻......乙吧,虽然本体没有出...
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