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
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