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盘点:11首爱国忧民诗词在中考语文中是怎么考的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都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难,考点考的不多,但需要识记的也不少!中考语文整理了11篇经常在中考中出现的文言文诗词,这些的主题全部是是关于爱国忧民的,大家可以根据下面这些题目归纳出卷老师喜欢考哪些。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春望》中考题集锦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4、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7、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9、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10、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1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己亥杂诗》中考题集锦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物)抒情(间接抒情)(1分),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或: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1分)。)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政治抱负个人志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