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搭建“关联线”,形成知识树 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及组成图形中“点”之间的关系。反观本例,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出发,通过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和四个点”,由“点”及“图”,构成“知识树”,并从中体会多与少、正与反、动与静、难与易、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等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层面认识事物,突出本质,以此打通新的学习路径,激发兴趣,启发思路,点燃思维,寻到方法,得出结论,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实践反思 我们探索和实践初中数学专题复习“点、线、面”式策略的初衷,就是通过数学专题复习促成学生没有“陡坡”和“峭壁”感的学习,注重其体验和参与度,引导他们走向自主探究式学习。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切呢? 1.提供情境。 我们要基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学情等设计数学情境,这个情境是有弹性、可生长、富于不断变化的,可以是由点少到点多、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集中到发散等多种模式。 2.提出问题。 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主动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3.提取方法。 我们从知识的重构、问题的拓展中,总结出线性问题的通解通法,实现探究一个知识,掌握一种办法,解决一类问题,即解一题,学一法,通一类,悟一片。 4.提炼思想。 数学思想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学生要理解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注意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加以归纳概括,提炼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本真。 5.提升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