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初三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及练习题全套9(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相关文常
    ⒈司马迁(约前145一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三剑客: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着),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人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阉闾。”(事见《史记•刺客列传》)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诈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庆忌不意刺杀之。要离后亦自杀。(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侍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人,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暴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姊为烈女。(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⒊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谴黜。人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⒋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建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结于孙权,与曹军战于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先主人蜀,亮与关羽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刘璋,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领益州牧,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占汉中,进位汉中王。
    蜀汉章武元年(221),先主称帝,以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师伐吴,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先主兵败后还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托孤于丞相亮。后主即位,亮遣邓芝通好吴国。
    建兴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还成都。
    建兴五年(227),亮出屯汉中,上《出师表》。
    建兴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
    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克定二郡。
    建兴九年(231),亮复出军祁山,始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建兴十年(232),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建兴十一年(233),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
    建兴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于渭滨。
    ⒌关于词
    词是兴起于隋唐,全盛于两宋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代表着宋代文学史上的最高成就,人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就含有这层意思。起初,它是为配合音乐而填写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曲谱,演变成一种长短句的诗体流传下来。因此,词又有“曲子词”、“诗余”等别称,甚至有干脆称其为“长短句”的,如辛弃疾的词集就命名为《稼轩长短句》。词本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等),有一定的音律、节奏,这些因素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就叫“词牌”,如《西江月》、《清平乐》等。为了既不改变通行的词调名称,又能标明自己创作的背景、意旨,宋及以后的词人往往在词牌下面再加词题或词序,如《清平乐•村居》,“清平乐”为词牌,“村居”为词题,苏轼的《水调歌头》词牌后的一段文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即是词序。由于词是依照某一种词牌的固定格律填写的,同一词牌会有许多内容、风格不相同的作品,为了区别,后人在选校词作的时候,往往还会在词牌后附上本词的第一句,如晏殊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致混淆。在结构形式上,词有分段和不分段的差异。不分段的,称“单调”,如《望江南》。分两段的叫“双调”或“双叠”,在词中最为常见,如《西江月》、《浣溪沙》等。双调的两段又叫“两阕”或“两片”,前一段叫上阕或上片,后一段叫下阕或下片。分三段、四段的称“三叠”、“四叠”,如《瑞龙吟》、《浪淘沙慢》。根据词选取的题材范围,展现的语言风格,抒发的思想情怀,后人将词人分为两大流派——“婉约派”与“豪放派”。习惯上,人们把所有与豪放派风格不同的流派都称为“婉约派”,包括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派”,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派”,以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主张写词要蕴藉含蓄,典雅丽则。而“豪放派”词作则发露恣肆,酣畅淋漓,其代表作家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张元斡、陆游等人。不过,并不是所有豪放派作家的作品都一味“豪放”,所有婉约派作家的作品都不得一味“婉约”,由于个人的艺术修养不同,一个词作家往往也能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来。事实上,苏轼、辛弃疾词中就有不少感情细腻、手法精巧的“婉约”之作。
    资源开发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语言规范是《史记》的一个突出特点,反复诵读有利于良好语感的养成。
    2.读一读《中国通史》,我们会了解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也会看到一些三国史事从而对诸葛亮作进一步的了解。
    单元检测
    一.完成下面1—8题。
    1.成语填字。
    三顾()庐鸿()之志物()人非色()内荏
    2.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写一则50字左右的“陈涉简介”。
    3.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这个句子的句式相同。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
    4.给下面的短文加上一个合理的结尾。
    以前,我常听人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中,貂皮最珍贵,人称“软黄金”。
    抓貂是很不容易的,甚至会丢失性命,但仍有人铤而走险。
    冬天,漫山遍野都是雪,气温也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抓貂者喝足了酒,赤膊袒胸躺在貂经常出没的雪地上。当貂出来觅食时,见此情景,会狂奔过去,伏在人的胸口,用自己的体温焐人。这样抓貂的人便逮住了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